怎么理解顏色?顏色如何定量描述與計算?
2023-03-28
什么是顏色?顏色是光作用于人眼所產生的一種視覺反應,不同的光源由于光譜能量分布的不同,我們就會看到不同的顏色。而在顏色科學和測量領域,顏色可以用顏色三要素來描述,即色調、明度和飽和度。
怎么理解顏色?
顏色是人眼對可見光的視覺感知響應,通常認為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在380nm~780nm之間,不同波長的可見光輻射會帶給人眼不同的視覺感受。人眼之所以能夠看到自然界中的物體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外貌,主要原因是物體對光具有選擇性吸收和反射的結果,當采用不同光源照射同一物體時,由于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不同會導致物體呈現出不同的顏色。
在顏色科學和顏色測量領域,顏色可用顏色三要素來描述,即色調、明度和飽和度。色調又稱色相,是不同顏色的相貌稱謂,是顏色的首要特征,有了它就可以準確的區別紅、黃、藍、綠等各種顏色。明度又稱亮度,反映的是人眼對于光源和物體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覺,主要由光線的強弱決定,同一色調中的淺藍、天空藍、深海藍就是明度變化的效果。飽和度又稱彩度、純度,主要取決于這一色調發射光的單一程度,其反映了顏色純度的強弱,純度越高,顏色感覺越明確、鮮艷,純度越低,顏色感覺則越含糊、渾濁。當我們從科學的角度描述一種顏色時,這三種屬性需同時出現,不能分離。
顏色定量描述方法:
目前對顏色進行定量描述的方法主要有:顯色系統表示法和混色系統表示法。其中,顯色系統以色彩外觀收集不同類型的色彩為基礎,按照心里對物體表面顏色視覺的感知進行排列和歸納,并且通過文字、數字以及空間位置與不同的色樣一一對應;混色系統則是以光的三原色(R、G、B)為基元,通過不同的混合,匹配出各類不同顏色色彩。
顏色定量計算方法:
通常的顏色可簡單分為彩色和非彩色兩類。彩色是指具有明度、色調和飽和度三種特性的除黑白以外的顏色;而非彩色是指黑色、白色以及呈現深淺不同的各種灰色等;其中色調是各類彩色彼此區分的特性;而非彩色相比彩色而言只有明度這一特性。顏色作為一種物質的表觀屬性,有利于人們觀察到不同顏色物體并將其區分。但是,人眼視覺對顏色的感知是通過光線對物體的反射產生,必定會受到光源條件的影響。所以,將同一照明下獲得的不同物體顏色看作是物體對光線的調制。假設光源光譜成分為p(λ),物體對光譜的調制作用為φ(λ),物體對光源調制后的反射光譜成分則為p(λ).φ(λ)。
根據光源顏色刺激值計算公式,可得物體色的三刺激值公式如下所示:
由上面公式可以看出,物體顏色會隨光源產生變化。所以在顏色檢測過程中,應盡量保持光源的穩定性。
顏色的視覺理論:
顏色是通過外界的刺激、人眼視覺和人的心理綜合作用產生的結果,所以通常將人眼對外界的顏色感知稱為顏色視覺。
人眼視覺中有兩種不同的感光細胞: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。錐體細胞作為人眼的明視器官,通過光照作用辨別顏色;而桿體細胞作為人眼的暗視器官,在光線較暗的時候產生暗視覺。人的視網膜有三個獨立的顏色處理通道,這些通道的產生是由錐體細胞的不同種類視覺色素引起。具體三類顏色感覺纖維對光譜的吸收曲線如下圖所示:
圖中的三種錐體細胞可分別感受紅光、綠光和藍光,由于這三類錐體細胞對不同光譜的吸收能力各不相同,所以才會使得錐體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,人們看到的顏色完全由這三種細胞的不同比例決定。